在祖国北疆,同江宛如一颗璀璨明珠熠熠生辉。近年来,同江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同江市八岔村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全力开创民族团结、经济蓬勃、边疆稳固的崭新局面。2024年1月,同江市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同年9月,同江市委书记张大伟同志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殊荣。
一、勇担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过的赫哲民族聚居地,同江积极肩负起“兴边富民”的重大使命。
口岸经贸活力四射。全力打造“开放的同江、国际的同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宏伟战略。水运口岸东部作业区盛大开放,中欧班列集装箱“宽轨重出”顺利实现进出境双向贯通,累计通行中欧班列达112列,装载5810个集装箱,铁路口岸货运量成功突破500万吨大关。同江获批药材进口边境口岸,与波格丹诺维奇市结为友好城市,对俄合作的“朋友圈”持续拓展。
产业发展集聚加速。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能源化工、矿产品物流加工、粮食木材加工等产业蓬勃发展。赫哲族企业家付春生满怀乡情返乡创业,创办赫哲战骑摩托车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成为全省冰雪装备制造领域的明星产业。
农业增效成果斐然。全力捍卫国家粮食安全,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和黑土地保护项目建设,加速土地规模经营。2023年托管土地高达96万亩,粮食产量达50.7亿斤,再创历史新高,成功入选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全市畜禽总量达96万头(只)。
二、坚守初心,书写团结新篇
同江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精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推进互嵌式社区融合发展。
打造“共居共学”温馨软环境。全力推动建立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将民族团结进步内容巧妙纳入居民公约、村规民约和行业公约。在第五小学精心开设赫哲族沙陶技艺、伊玛堪说唱等特色课程,组织社区居民踊跃开展鱼皮画等技艺培训活动。
创新“共事共乐”活力新载体。在两个赫哲族乡大力培育发展特色产业,举办招聘活动积极鼓励企业吸纳各民族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牵头推进赫哲族文旅综合体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增强“共建共享”强大凝聚力。广泛动员各族群众投身重点领域,深入开展“军警地”共建共育,实现共治共管、共建共享。同时,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参与文明城市创建。
三、情系百姓,增进民生福祉
同江始终聚焦群众利益问题,全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力以赴抓好衔接工作。精准落实脱贫成果巩固期间扶持政策,创新实施“2366”增收工作法,全市帮扶产业项目累计发展到71个,带动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成功突破2万元。
多措并举促进乡村振兴。主导实施“一乡一业、一乡多品”振兴行动,创新组建99家“村投公司”,大力发展乡村产业项目117个。积极借鉴“千万工程”宝贵经验,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能力。
用心用力优化民生保障。始终将提升民生供给水平置于重要位置,统筹推进民生事业,有序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和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同江获评国家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成功入选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第三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
聚丝成线,坚韧不拔;溪流汇海,源远流长。同江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在祖国边境奋力奏响民族团结进步的华彩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