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动态

佳木斯:以非遗传承为笔,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

日期:2025-10-15 14:08 来源:佳木斯 访问量:
【字体:

近年来,佳木斯市立足市域特色,深入挖掘非遗文化,让各民族群众在非遗的魅力中增进情感共鸣、凝聚团结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强队伍,让非遗文化“融”进来。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非遗文化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纽带作用。将“古法剪纸”、“东珠手工艺”传承人纳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利用非遗传承人专业优势,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宣传宣讲活动40余场,将“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理念融入日常。在传承非遗技艺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加强了民族团结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突出特色,让非遗文化“活”起来。在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举办“传承非遗文化 促进民族团结”非遗文化项目展示交流等特色活动,让游客体验有关非遗项目;依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赫哲族婚俗、乌日贡大会,以及开江节、呼日堪节、冬捕节等民俗节庆,以特色民俗体验为切入点,积极打造主题民俗游路线,吸引外地游客参与体验。将非遗传承结合少数民族文化持续开展赫哲族文化专题直播活动,参加黑龙江(上海)旅游营销推广中心开业仪式暨黑龙江文化旅游市集活动,将佳木斯地区赫哲族、朝鲜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传播出去,让非遗文化焕发新的光彩。

融合推广,让非遗文化“走”出去。积极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非遗四进”工作,不断加大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力度,把赫哲族非遗传承与学校的兴趣课堂相结合,让学生走近非遗,体验非遗魅力。将非遗传承融入民族工作,整理完成赫哲族民间小故事《赫哲人的婚礼》《江水为什么向东流》等文学作品。结合微信、电视节目、短视频等平台将非遗特色文创产品推向全国,为非遗发展提供新渠道,让非遗从“小众传承”走向“大众喜爱”。

从传承人宣讲到民俗活动体验,从校园课堂到网络推广,各民族群众在非遗的浸润中增进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团结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责任编辑:王艳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