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的温馨节点,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江安街道以一场“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民族文化节,为辖区各族群众铺就了一条“心与心相通、情与情相融”的连心路。9月29日,由江安街道联合区委统战部主办的首届“多彩民族风,和谐社区情”民族文化节温情启幕,200余名各族居民、企业代表与统战干部共赴文化之约,在歌舞共赏、非遗共学、服务共享中,探索出一条“以文化润心、以服务聚势、以机制固本”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路径,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文化作“线”,穿起民族团结“同心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文化融合是最有力的融合。活动以民族歌舞为序章,瞬间点燃全场热情——朝鲜族长鼓舞的鼓点铿锵有力,维吾尔族姑娘的麦西热甫裙裾飞扬,达斡尔族民歌的旋律悠扬婉转,蒙古族呼麦的低沉浑厚震撼人心……各族演员身着绣着云纹、盘长结的绚丽服饰,用艺术语言讲述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团结故事。非遗体验区更成为文化传承的“活课堂”。剪纸艺人手把手教学,居民们剪出“石榴抱籽”“同心向党”的精美图案;玲珑枕展台上,棉麻质地、苏绣纹样的传统手工艺品引得众人驻足。“奶奶教我剪的‘民族团结花’,要贴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小学生举着自己的作品,眼睛里闪着光。这场“可触摸、可参与”的文化盛宴,让非遗从“博物馆”走进“生活圈”,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代际传递中生根发芽。
服务为“桥”,架起共建共享“连心桥”
文化节的“民生温度”,藏在细微处。健康义诊专区前,医护人员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耐心解答慢性病防治问题;跳蚤市场上,孩子们抱着玩具图书交换,老人们拎着闲置衣物“以物易物”,环保理念与传统“惜物”文化悄然融合。更令人欣喜的是“企业+文化”的创新联动。黄金海岸售楼处、卡佩迪姆健身房、中酥名点等辖区企业化身“文化合伙人”,通过邻里集市展示特色产品、提供便民服务。“我们不仅卖蛋糕,更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朋友。”中酥名点负责人介绍,活动当天推出的“民族元素糕点试吃”成了“网红打卡点”,既传播了企业文化,也让居民感受到社区发展的“烟火气”。这种“文化搭台、多方唱戏”的模式,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参与”,形成“人人都是主人翁”的生动局面。
机制为“根”,深耕长效共融“新土壤”
“活动不是终点,而是社区治理的新起点。”江安街道负责人表示,通过文化节,街道精准摸到了各族居民的需求“脉搏”——老年人盼健康、年轻人爱社交、家庭重教育、企业需平台。下一步,街道将建立“民族文化议事会”,定期收集需求;打造“邻里文化驿站”,常态化开展非遗课堂、民族美食分享等活动;联动企业推出“民族团结积分超市”,让参与社区事务、促进民族交融的行为“有积分、能兑换”。
从“一场活动”到“一项工程”,江安街道以民族文化节为切口,探索出“文化浸润—情感联结—治理协同”的创建闭环。如今,社区里不同民族的居民更爱串门了,孩子们一起学唱民族歌谣的身影更常见了,企业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更高了。当各民族在文化中相遇、在服务中共享、在发展中相融,民族团结便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暖人心的幸福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