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动态

杜尔伯特县:以文化润心 以体育凝心 以旅游聚心

日期:2025-09-09 16:24 来源:杜尔伯特 访问量:
【字体:

近年来,杜尔伯特县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高标准、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力在“以文化润心、以体育凝心、以旅游聚心”上下足功夫,有形有感有效推进民族工作“三项计划”的开展,不断开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以文化润心。一是让民族文化“活起来”。杜尔伯特拥有42项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其中《蒙古族四胡音乐》为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杜尔伯特县在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非遗展演,集中展示马头琴、呼麦、长调民歌等民族艺术形式,展演吸引数千名各族群众参与。冬季则打造冰雪文旅品牌活动,通过庄重的祭祀仪式、蒙古族歌舞表演,让观众沉浸式感受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已成为本地冬季文旅“金字招牌”。二是让传统文化“潮起来”。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非遗与现代元素融合。例如设计蒙古族传统服饰、饰品、风干牛肉干制作技艺等文创产品,将民族符号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载体。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传播,利用抖音等平台发布非遗短视频。举办“石榴花开草原美”诵读活动,将《民族团结赋》《中华少年》等经典篇目与民族原创作品结合,以声传情、以文化人。依托县博物馆、红石榴主题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展示基地,在馆内设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展区,通过历史文物、场景复原、多媒体互动等形式,展现杜尔伯特各民族共同开发边疆、抵御外侮的历史脉络。

以体育凝心。一是用传统体育唤醒民族记忆。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体系,共举办28届那达慕大会,设置赛马、摔跤、射箭等赛事,2024年吸引近千名各族选手同场竞技,观众达数万人次。通过“体育+旅游”模式,将那达慕与草原生态游结合,游客不仅能观看比赛,还可体验蒙古族服饰、饮食文化。门球运动成为新亮点,累计承办国家、省、市级赛事16次,48个民族近万名选手参赛,带动餐饮、住宿等关联产业收入超5000万元,被中国门球协会授予“全国门球之乡”称号。二是用现代体育促进全民参与。在推广传统体育的同时,引入篮球、足球等现代项目,举办“民族团结杯”系列赛事。例如,2024年首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东北区)门球比赛期间,同步开展蒙古族长调“杜尔伯特我的家”表演、安代舞等文化活动,让体育赛事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通过“体育+教育”模式,在蒙古族实验学校开设射箭、搏克等校本课程,将民族体育纳入“双减”课后服务,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团结协作精神。

以旅游聚力。一是立足“草原、湿地、温泉”资源优势,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鹤、冬玩雪”四季旅游产品。夏季推出蒙古风情游,游客可参与牧民生活体验、草原音乐节;冬季以雪地温泉为核心,开发冰雪渔猎那达慕、温泉养生游等项目,2024年冬季接待温泉游客近6万人次,同比增长34.61%。开通“大庆东站—鹤鸣湖景区”直通车,串联连环湖、阿木塔等景区,形成“一程多站”的旅游线路,2024年全县接待游客突破230万人次,旅游收入增至11亿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28.5%和46.7%。二是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开展从业人员民族政策。在主要景区设置“民族团结服务站”,提供多语种咨询、应急救助等服务。同时,创新“码上诚信”应用场景,在影院、酒店等场所推广信用评价系统,以诚信建设赋能文旅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通过旅游融合,各族群众在共同参与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责任编辑:王艳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