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培育壮大富民增收特色产业,以发展定制农业为切入点,着力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加快探索全面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实现各民族群众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以农为基,加快推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步伐。乐群满族乡以建设“农文旅田园综合体”为定位,利用1500亩农田建成集生态种植、农业观光、自然研学、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农产品展销等多元业态于一体的西斯米庄园,创新推出1000块60平方米的“定制小菜园”,从秧苗、肥料到管理,每块菜园收取3000元费用,成功吸引大量市区居民远程认领并实地参与种植。设置公共采摘区,自5月初,豆角、黄瓜、柿子等蔬菜陆续进入成熟期,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光采摘。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组织“新农创客齐聚首 直播赋能话振兴”活动,推动农创客与庄园合作直播,销售富硒小米、石墨面粉等产品。为村民开辟全新增收渠道,带动村民参与生态种植、管理服务、旅游接待、农产品加工销售,提升民族乡村造血能力,成为当地发展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助力民族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以文铸魂,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资源,通过“传统文化+”手段,将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理念转化为贴近群众生活的具象表达和真实体验,赋能乡村旅游、科普研学、休闲观光等产业。举办农耕文化展览、农机发展史展览,展现精耕细作的耕作方式、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凝结先人智慧的手工制作技艺。举办哈尔滨首届麦田开镰节,在种植采摘收获中亲身感受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举办满族美食荟、锡伯族端午风情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多维度展示农耕文化脉络。创作农趣文艺作品,构建有美感、有秩序的乡村文化空间,各族群众在真实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观念,在强化各民族智慧融合与历史记忆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旅为媒,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打通生态富民路径,拓宽民族乡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依托“一带四线十园”全域布局,即环哈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带,102线、双周路、双万路、哈双北路四条现代农业精品展示线路,蔬菜、玉米、食用菌等十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支持民族乡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公共服务、丰富旅游业态,把农事体验、民俗活动、民族节日打造成特色旅游产品,推动各族群众在田园劳作中共感农耕智慧,在节庆狂欢中增进文化认同,在文旅互动中深化情感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