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动态

虎林市:深耕边境沃土谱写富民篇章 绘就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画卷

日期:2025-08-29 14:48 来源:虎林市 访问量:
【字体:

黑龙江省虎林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将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作为重要抓手,推动旅游发展与兴边富民、民族团结深度融合,构建起“景区带村、产业联户、文化聚心”的协同发展模式,形成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强边疆的良性循环,扎实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珍宝岛湿地风景区

一、以精品游线为纽带,织密交往网络,让民族团结在山水间扎根

虎林市立足“江湖相拥、红绿交融”的地域特色,以“醉美331”国道为轴,串联红色记忆与生态风光,打造全长约180公里的主题旅游线,串联起2个抵边乡镇、7个抵边村,整合月牙湖湿地、虎头5A级景区、珍宝岛等5大景区24个景点,更将沿线民族村寨全部纳入规划版图,将民族风情体验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让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场景成为旅游风景的一部分。自线路推出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6万人次,实现收益8650万元,不仅让“流量”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增量”,更让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在体验边疆风情中,与当地各族群众面对面交流、心贴心互动,增进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同时,高标准建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市同创共绘虎林新画卷”为主线,打造“休憩+教育”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基地内,主题打卡墙、宣教展览区、人文故事角相映成趣,通过图文、影像、互动装置等多元形式,生动诠释“四个与共”的深刻内涵和“五个认同”的核心要义。2025年年初以来,已开展主题宣教活动20余次,播放主旋律影片2920余场,吸引1.8万人次参与。当游客漫步于江湖之畔,既沉醉于“山水虎林”的自然之美,又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共同体理念的浸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随脚步播撒在边境大地。



虎头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

二、以非遗传承为桥梁,拓宽交流维度,让精神共鸣在文脉里延续

文化是民族的根脉,更是促进交流的天然纽带。虎林市深挖边疆文化富矿,以非遗技艺为载体,搭建起各民族心灵相通的桥梁。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创新研发“石榴红了”系列文创产品,将传统木工技艺与民族团结理念相融,打造出象征同心同向的同心扇;以各民族服饰为灵感,创作展现多元文化交融的木版画;征集青少年手绘作品制成钥匙扣、摆件等,让孩子们的纯真笔触传递手足相亲的暖意。这些文创产品不仅是文化载体,更成为讲述虎林故事、阐释共同体理念的“流动窗口”,让游客在触摸手作温度中,加深对中华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的认知。同时,策划“吉米虎遇上非遗”主题研学活动,组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非遗工坊,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学习绘制民族服饰、体验手工编织,在一针一线、一刀一刻中触摸文化脉络。活动特别融入“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体验环节,通过互动游戏和学习体验,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增进情感共鸣。如今,在虎林,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各族群众交流的“通用语言”,更是青少年心中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活态传承。



“石榴红了”系列文创产品及青少年非遗研学

三、以产业融合为支撑,深化交融实效,让共同富裕在发展中彰显

发展是促进交融的坚实基础,虎林市牢牢把握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的三重核心意义,将资金转化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金钥匙”。近三年,累计投入1019万元,实施产业项目4个、基础设施项目6个,带动周边200余名各族群众就业创业,人均年增收12000余元,让发展成果实实在在惠及各族群众。在虎头镇,“红石榴”主题民宿成为产业融合的典范。民宿内,“万里羌人尽汉歌”文化墙诉说着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历史,主题太空舱展示着边疆发展的今昔对比,石榴泉景观寓意“民族团结之水常流”,一个个兼具文化内涵与传播效应的网红打卡点,让民宿成为集休憩、体验、宣教于一体的多元阵地。与之相连的“五个共同话虎林”宣传长廊,串联起知青小镇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彩绘壁画,通过老照片、口述史、实物展陈,生动讲述本地各族群众共同开发边疆、守护家园的奋斗故事,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理念具象化、可感知。与此同时,“餐饮+种植+养殖”体验式休闲农家乐遍地开花,渔家宴、民俗表演等既让游客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边疆生活,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助力珍宝岛永乐村、虎头镇卫疆村、杨岗镇合民村三个抵边村寨村集体年收入分别达到90万元、100万元、230万元,真正实现了“经济上共富、情感上共鸣”的深度交融。

“红石榴”主题民宿

从山水相连到心灵相通,从文化共鸣到发展共赢,虎林市以旅游为笔,在边境沃土上绘就了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卷。未来,这座边疆小城将继续深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让兴边富民的篇章越写越精彩。

游客体验民族服饰

责任编辑:王艳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