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江市文采社区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创新构建“党建引领、文化共融、服务惠民、治理协同”四位一体工作模式,全面推动“六共”互嵌式社区建设,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之路。
一、党建领航聚合力,筑牢团结“主心骨”。
文采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凝聚、服务、引领”四大核心功能,将民族工作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格局。社区成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领导小组,创新构建“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先锋队”三级联动机制,打造“一支部一特色”服务品牌,形成党建引领民族工作的强劲引擎。通过组建党群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组织成为凝聚各族群众的“红色磁场”,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在基层治理沃土中生根发芽。一是以活动铸魂,厚植民族团结认同感。文采社区精心策划“初心印记”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各族群众共同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城乡结对认亲”故事会,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民俗文化交流深度融合。通过重温革命历史、共话发展变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共鸣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二是以阵地赋能,浸润民族团结深情。文采社区升级打造“红石榴家园”,构建集政策宣传、协商议事、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设立民族政策宣传角、民族团结议事厅、民族风情活动室等特色功能区,布置各民族全家福照片墙,打造沉浸式民族文化体验空间。在这里,各族群众可以学习政策、交流思想、展示才艺,“红石榴家园”已成为居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打卡地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基地。三是以创新载体,传播民族团结正能量。针对辖区少数民族党员群众,社区创新开设“双语微党课”,采用“汉语+民族语言”的双语宣讲模式,将党的创新理论、民族政策与群众身边事相结合,用“家常话”讲清“大道理”,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方式,有效打通了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
二、精细治理促和谐,织密服务“连心网”。
文采社区创新推行“网格+”精细化治理模式,以“兴华有声”邻里平台为枢纽,打造“石榴议事厅”“红色圆桌会”等特色协商议事载体,每月定期召开网格议事会,邀请各族居民围坐一堂,共商社区发展、共解治理难题,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通过“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多元协同”的治理机制,累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00余条,解决停车难、环境整治等民生问题23件,切实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治理成果。一是以精细管理提升服务效能。社区推行“三活四清五必报”责任清单,要求网格员做到“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对辖区情况“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遇突发事件、安全隐患等“五必报”;建立“三个第一、五办模式”快速响应机制,即第一时间受理、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反馈,采取马上办、上门办、协调办、跟踪办、公开办的工作方法,实现网格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组建由“党员网格员+少数民族联络员”构成的“石榴管家”服务队伍,开展双语政策宣讲、特殊群体走访帮扶等活动,形成“问题发现—上报—处置—反馈”的闭环管理,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二是以网格治理激发社区活力。文采社区科学划分118个“微网格”,启动“微网先锋”培育计划,吸纳党员、热心居民、志愿者等担任微网格长。建立“民情收集—分级处置—反馈评价”全链条工作机制,将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治理任务细化到网格、落实到个人。在“微网格”的带动下,党员、志愿者纷纷化身社区治理“排头兵”,主动参与社区环境美化、邻里矛盾调解等工作,形成“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的治理效能,社区凝聚力、向心力得到显著提升,各族群众在共治共享中绘就和谐幸福新图景。
三、暖心服务惠民生,架起党群“暖心桥”。
文采社区以“服务民生、凝聚民心”为宗旨,组建红石榴、多彩之声等6支特色志愿服务队,创新推行“1+1+N”(1名网格员+1名党员骨干+N类志愿者)服务模式,构建起精准化、常态化、全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全力打造温馨舒适的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目前,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50余场,惠及群众超2000人次,真正将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一是多元服务传递民生温度。各志愿服务队立足群众需求,发挥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以传承民族文化为己任,通过开展民族歌舞展演、传统技艺培训等活动,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同时积极关爱少数民族同胞,帮助解决生活难题;多彩之声志愿服务队化身民情“收集员”和政策“宣传员”,深入走访困难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将惠民政策送到千家万户;家庭医生志愿服务队整合医疗资源,不仅为居民提供义诊服务,还开展家电维修、家政保洁等便民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生活中的“关键小事”。二是精准帮扶彰显为民初心。针对特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社区志愿服务队推出定制化服务。暖心陪聊志愿服务队重点关爱孤寡老人,定期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慰藉,手把手教授智能设备使用方法,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银发增辉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经验优势,主动调解邻里纠纷,化解矛盾隐患,成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的“润滑剂”;红领巾志愿服务队组织青少年开展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活动,培养环保意识,以“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影响社区,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四、文化共融筑同心,书写幸福“团结篇”。
文采社区深耕文化浸润工程,创新打造“四季”主题文化活动品牌,将传统节气文化与现代社区治理深度融合,以文化为纽带凝聚民族团结向心力,绘就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和谐画卷。“春·籽聚兴华”以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团结根基为主题,开展清明缅怀先烈、艺术展演、民族团结植树等活动。在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各族群众携手种下象征团结的树苗,在缅怀先烈中汲取奋进力量,在艺术交流中增进情感共鸣,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春风中破土萌发,彰显春之生机与活力。“夏·花绽文采”聚焦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举办民族文化嘉年华、非遗纪录片展映等活动。舞台上,各族歌舞轮番上演,尽显民族风情;荧幕前,非遗故事娓娓道来,展现文化魅力。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居民带来视听盛宴,在热烈氛围中促进文化交融,绽放夏之绚烂与热情。“秋·果结同心”围绕丰收与感恩主题,开展“石榴丰收节”“最美家庭”评选等活动。社区广场变身欢乐的海洋,各族群众共品丰收果实、共话美好生活;“最美家庭”评选活动中,通过展示和睦家庭故事,弘扬优良家风,传递团结互助的正能量,让丰收的喜悦转化为民族团结的硕果,诠释秋之丰硕与和谐。“冬·温暖同行”以关爱帮扶为主线,开展养生讲座、走访慰问等活动。专业医师走进社区,为居民送上冬季养生知识;党员干部与志愿者深入困难家庭,送去生活物资与节日祝福。一场场温暖活动驱散冬日寒意,用真情守护居民幸福,传递冬之温情与关怀。“四季”主题活动环环相扣,让文化认同在岁月流转中不断深化,成为社区民族团结最动人的风景。
文采社区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努力打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基层治理样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