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动态

大庆:做实“融”的文章 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庆实践

日期:2025-08-04 16:45 来源:大庆 访问量:
【字体:

近年来,大庆市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从机制、载体、空间、内涵四个维度共同发力,加速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力打造新时代大庆民族工作“升级版”。

一、健全“融”的机制,构建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建立民族工作协调机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列入主要职责,构建起党委政府总揽全局、民族工作部门牵头负责、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出台关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党的民族方针政策在大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在落实落细“两个纳入”基础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延伸纳入市委统战工作责任清单和各县(区)、市直机关目标考核体系,配套制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地方条例和规范性文件,融入教育、体育、研学旅游、志愿服务、博物场馆、群团组织工作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夯实工作基础,广泛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形成大家一起来想、一起来干的良好局面。

二、搭建“融”的载体,赋予共有精神家园“新表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第一议题、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校主体班次培训和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入脑入心,夯实共同思想政治基础。注重采用实体化、大众化方式开展宣传教育,建设主题公园、长廊、文化墙、城市小品、广告牌等实体化宣传阵地5200余个,常态化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群众性活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浸润各族群众生活。扎实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搭建网络阵地,多渠道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让网络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统筹市企校资源,打造提升“石榴花开石油城”民族工作品牌,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劳模工匠、文博场馆等宣讲深度融合,累计开展宣讲380余场次,持续增进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三、拓展“融”的空间,绘就交往交流交融“新画卷”。出台大庆市拥抱新市民“五免”“六补”“七优”及支持创业就业“十给”政策措施,打造“青年驿站”,构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推动各族群众跨区域双向流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设立“石榴籽”服务站、“庆小驿”工作站517处,引导各族群众融居大庆,杜尔伯特县西城社区入选全国互嵌式社区建设典型案例。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红色研学、文博场馆解说,打造红色研学IP形象——“大庆小铁”,培育8大类100堂研学精品课程和研学活动,推出“人拉肩扛”“取水打井”等情景式、交互式、体验式研学场景,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重走“铁人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讲好各民族“三交”故事。

四、丰富“融”的内涵,驱动共富共荣共治“新引擎”。坚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落实民族自治地方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累计免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627家企业所得税超1亿元,吸引63家企业总部落地。大力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2022年以来省级下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1.4亿元、实施项目59个,推行项目流程标准化管理,连续两年绩效考核成绩优异、获省财政资金倾斜支持。市县联合举办“边疆特产销全国”直播电商大赛,支持杜尔伯特县参加“京东·边疆馆”电商活动,扶持民贸民品企业发展,加快推动民族地区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富口袋+富脑袋”行动,12个民族村入选全省行动试点,13个民族村入选全省高质量保护与发展重点村寨,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攀升。深化对口支援协作,先后选派百余名优秀干部人才、连续14年选派医疗专家开展“组团式”援疆,推动东西部地区协同发展、互利共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纳入全市“一网统管”平台和网格员工作职责,制定城市民族工作任务清单,实行网格员反映民族领域问题奖励机制,凝聚全市基层网格力量共同参与民族事务治理、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全力维护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局面。

责任编辑:王艳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