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动态

坚持“四个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北安市探索互嵌式社会结构发展新范式

日期:2025-07-29 16:52 来源:北安市 访问量:
【字体:

近年来,北安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新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北安经验”,为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

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以制度保障推动互嵌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与基层实践双向发力,构建“高位推动+制度保障+创新实践”互嵌式发展体系。强化顶层设计,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专题研究民族工作,建立上下贯通的组织体系;创新基层治理品牌,打造“薪火北安党旗红”党建矩阵,形成“1+7+N”多元共治格局。深化“五混居”模式(混居楼栋、混合编组、混班教学、混岗就业、混合活动),推动社会空间深度融合;优化“四所一庭一中心”多元调处机制,推行“警格+网格”双网融合,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精细化。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结合,让各族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以产业互嵌带动共同富裕,构建“农业强基+科技赋能+区域协作”发展链条。做强“米豆乳肉糖”百亿级产业集群,2024年粮食产量突破25亿斤,创新实施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单产提升17.6%。深化垦地托管(118万亩)、风光电项目(华电20万千瓦、三峡30万千瓦)等产业升级,新增市场主体4071家。同步推进民生保障:新建乌裕尔幼儿园,推进第八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北安一中高考特招上线率75.2%;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医共体“二十大中心”标准化建设,跻身全国县级医院三百强;优化“石榴籽服务中心”,集成社保、就业等事项,升级智慧养老体系,构建“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新模式。

文化认同与社会治理结合,构筑共有精神家园。以红色文化为纽带、非遗传承为载体、志愿服务为纽带,凝聚共同体意识。建成全国县级唯一红色博物馆群(省委旧址、省政府旧址陈列馆等),创作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从延安到北安》、木雕《红色印记》等作品百余部。连续8年举办朝鲜族初伏节、农民丰收节等品牌活动,新媒体传播量破百万。全市207个志愿服务组织、4.7万名志愿者开展活动3000余次,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融合氛围。

生态保护与产业升级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产业+生态屏障”双轮驱动。乌裕尔河国家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考核位列全国第一档次;认证绿色有机食品355.55万亩、标识143个,空气优良率、水质达标率高于国家考核标准。同步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风光火储一体化”项目,打造红星特色村等示范村3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惠及2.6万人,获评省级生态市。

北安市的实践表明,互嵌式社会结构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四个结合”,最终实现以制度保障推动互嵌式发展,让各族群众共享现代化成果,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王艳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