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同江市兴华街道党工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以加强组织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的民族宗教工作模式,多措并举持续深入做好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有效促进了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以“2+3”促组织建设,增强政治引领全局能力。构建街道、社区“二级”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对辖区内祥云寺和基督教堂进行管理、服务和引导,实现居民网格、商业网格与宗教网格同步配备。落实街道领导包社区、社区书记包网格、网格员包片联系户“三级”包保责任制,从街道到社区的工作人员都是宗教工作网格化管理的“工作者”。根据辖区内民族宗教工作的情况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不断提高认识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的能力,引导各族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以“1+X”促阵地建设,增强堡垒凝聚承载能力。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弘扬民族精神,联合市委统战部共同在兴华街道文采社区打造占地面积约382平方米的“石榴籽家园”工作站,以“六共”工作模式促进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在民族团结示范工作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文采社区先后荣获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全省“六共”互嵌式示范社区。同时,坚持打造大党建坚实堡垒,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中心、党员志愿者工作站等红色阵地,切实保证党组织的强大引领力、核心凝聚力。依托活动阵地,积极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手工编织进小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共包饺子话团圆”“民族团结籽籽同心”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活动,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形成正向引领作用,呼吁各民族宗教团结一致,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以“5+5”促队伍建设,增强民族和谐稳定能力。赋予每一名宗教工作者“5”种角色,全面做好民族宗教事务宣传员、安全员、帮扶员、调解员、综治员,坚持“5”步工作流程,即“一看、二问、三听、四讲、五报”,及时了解信教群众思想状况,掌握宗教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创新开办“多彩之声”广播平台,覆盖社区居民活动室内外及办公场所所在小区,每周固定开设《民族讲堂》栏目,切实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持续、有效深入地开展下去,促进社区民族团结的和谐发展。邀请我市各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作为播音志愿者嘉宾客串,对党和国家的各类惠民政策及民族法律法规进行细致解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使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规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同江市兴华街道将深入研究建立建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阵地,依托社区网格化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等阵地,持续深化实践创新,为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提供更多基层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