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远市立足边境区位特点,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统、预、调”边境治理体系,推动涉旅矛盾纠纷从“被动处置”向“源头防控”转变。近年来,全市涉旅纠纷类12345投诉、110警情分别下降42.6%、37.9%,促进边境文旅产业稳步发展。
统筹调度织密“边境治理网”。联合指挥提效能。在旅游旺季启用“潮汐工位”,综治中心、边检、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实行联合办公、联合会商、联合研判、联合受理、联合处置“五联”机制,47名政法干部轮驻一线,强化统筹调度能力。快速响应保平安。依托12345热线设置旅游专席和俄语专线,构建“1、3、5分钟”快速反应圈(1分钟接单、3分钟派单、5分钟对接)。实现涉旅矛盾纠纷“一号呼、一网办”快速化解。精准分流促规范。制定涉旅矛盾调处职责任务清单,明确景区游览、购物消费、住宿用餐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职责,建立问题上报、事项受理、分类转办、结果反馈、归档销号“五步”处置流程,构建起梯次递进、规范有序的矛调工作模式。
预警预防筑牢“边境安全墙”。智慧监测控风险。在“智慧综治”系统开通涉旅矛盾纠纷舆情预警模块,实行7×24小时网络舆情监测处置,及时对携程网、去哪儿网等平台游客低分评价开展落地核查。协同共治强根基。成立市旅游协会,吸纳800余名从业人员,通过“同堂讲座”“先行赔付”等制度提升服务能力,评选46家“和字号”无纠纷商户,有效提升涉旅从业者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诚信评价树标杆。推行由规范指数、品质指数、体验指数综合评价形成的涉旅诚信指数评价工作,发布文化旅游红黑榜,对矛盾纠纷多发的商家“下单”整改,在餐饮一条街、东极鱼市等游客集中地区设置矛调工作台,确保将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
多元调处绘就“边境和谐图”。群防群治聚合力。发动外卖员、退役军人等组建“蓝骑士志愿服务队”“东极义警队”等300人队伍,切实扩大社情民意收集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覆盖面。网格管理增精度。在黑瞎子岛镇游客码头和渔港设立港口专属网格,文旅、渔政等部门组建矛调团队下沉一线,靠前调处化解游客购鱼、乘船等矛盾纠纷。在乌苏镇建立民宿专属网格,公安、司法干警和市监执法人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对倒卖景区门票“黄牛”等不法行为,坚决“零容忍”依法严惩。联动机制提质效。持续深化“四所一庭一中心”衔接联动机制,建立涉旅矛盾纠纷分析周报制度和联席会议机制,推动涉旅矛盾纠纷变文旅服务质效提升,不断擦亮“来抚远东游,找福气源头”的抚远旅游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