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关怀版 网站支持IPv6

首页 > 新闻动态 > 地市动态

以旅为媒、以旅促融,共筑嘉荫民族团结情

日期:2024-05-23 18:37 来源:嘉荫 访问量:
【字体:

旅游是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是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手段,也是各民族相互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嘉荫县把促进旅游业发展作为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展现嘉荫县各民族民风民俗、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抓手,构建“民族团结进步+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模式,让旅游业成为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助推器。

打造特色旅游路线,丰富各民族交往方式

嘉荫县以举办5·19中国旅游日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吉祥物“妮妮”漂流记嘉荫站启动仪式为契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旅游系列活动,现场发布“大美春光寻迹龙乡”游嘉线路,向各族群众免费开放茅兰沟国家森林公园、神州恐龙博物馆、嘉荫北国恐龙乐园等旅游景点,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机结合,拓展文化和旅游消费空间,加速释放嘉荫县各族群众和游客的文化旅游消费体验需求。嘉荫县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从名不见经传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省知名旅游城市。

在知名旅游县战略实施过程中,近三年接待游客246.68万人次,实现收入21.69亿元,获评“中国最美生态康养旅游名县”等荣誉称号,夯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基础。

创新旅游发展业态,搭建各民族交流平台

嘉荫县创新发展旅游业态,积极搭建各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窗口和舞台,激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活力。将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融入旅游发展全过程,深入挖掘恐龙、界江、知青、抗联、淘金、鄂伦春文化,扶持常胜乡民族产业发展,建设大列巴面包坊、俄式酸黄瓜加工厂、鄂伦春酒坊等项目,形成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景点为补充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室内通过图文资料、视频宣传、展示各民族特色文化,持续为各族群众提供新的互动场域。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展示嘉荫县各民族支持革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依托节庆活动展示,鄂伦春民歌、鄂伦春民俗情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热起来、潮起来。

拓展文旅融合模式,深化各民族交融内涵

挖掘文化和旅游发展模式,建设桦树林子村俄式民宿、鄂伦春民宿、向阳乡品悠然民宿等一批有代表性的民宿,构建融合农事体验、研学旅游、健康餐饮、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旅游产业链条,游客通过旅游主动了解嘉荫各民族文化,感受各民族开放、包容的氛围,并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广泛传播嘉荫特色民族文化,促进游客与当地人加深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交融。

旅游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拉近了各民族之间的情感距离,增强了各民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了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旅游的高质量发展,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边境嘉荫越开越盛、越开越美。

责任编辑:于子莹

【打印本文】 【关闭】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